原風機葉輪模型的建立
作者:石家莊風機 日期:2014-10-16 瀏覽:1067
根據第四章利用 Fluent 仿真得到的三級離心風機單級葉輪進出口參數作為設計點參數,即流量 Q=2941m3/h,葉輪進出口總壓差為 ?p =0.353bar,轉速 n=4600r/min,流體密度 ? =1.225kg/m3;葉輪的幾何尺寸如下:輪轂直徑 Dn=110mm,葉輪進口寬度b1=48mm,吸力直徑 ds=256mm,葉輪直徑 d2=700mm,出口寬度 b2=22mm。忽略葉片的焊緣,利用 CFturbo 設計出原風機的葉輪模型,步驟如下。
根據葉輪幾何尺寸得到的風機子午面的形狀如圖 6-2 所示。在原設計中風機的輪盤曲線采用的是簡單的直線加圓弧的型式。最后建立的葉輪模型如圖 6-3 所示,此模型即為原風機各級葉輪的形狀。
葉輪模型設計完后,利用 CFturbo 軟件的預測功能預測原風機單級葉輪在 4600r/min轉速下的能曲線如圖 6-4、圖 6-5、圖 6-6。圖 6-4 所示為葉輪體積流量與進出口壓差關系曲線圖,圖中交叉點為葉輪設計點,該點的數值經過 Fluent 計算求得。從圖 6-5、圖 6-6 可看出,根據原葉輪的實際形狀設計出的葉輪,其進出口壓差、效率的預測值比設計點的數值大,但葉輪實際所需功率也比設計點值大。
6.3 葉輪結構參數優化
分析原風機單級葉輪的性能曲線,建立的優化原則為:保證壓差不低于設計點的值,葉輪效率在設計點之上并相對較高,葉輪制造更簡單或更節約能源。在此原則下,原風機葉輪的主要優化方向是使所需電功率在設計點以下,并盡量使葉輪結構簡單,便于制造。
針對此狀況,本節利用 CFturbo9 平臺對原葉輪參數的改進方案進行了探討,并通過該軟件的預測功能比較改進前后葉輪的整體性能。
6.3.1 葉輪直徑
通過改變葉輪的直徑來研究葉輪直徑對葉輪性能的影響,分析原風機葉輪直徑的優劣。原風機葉輪直徑為 700mm,在此基礎上,增加葉輪直徑為 500mm、600mm、800mm和 900mm 時的性能預測曲線,如圖 6-7、圖 6-8、圖 6-9 所示。觀察圖 6-7 發現,不同直徑的葉輪擁有不同的流量與進出口壓差關系曲線,在同一流量狀態下,直徑越大葉輪壓差越大,且相鄰曲線之間的差值隨葉輪直徑的增大而增大,但只有當直徑在 700mm以上時,壓差才能達到設計點要求。雖然壓差曲線不同,但從圖 6-8、圖 6-9 可知,各直徑下的葉輪流量與內部效率、所需電功率曲線幾乎重合,即葉輪直徑對內部效率、所需電功率的影響不明顯,但直徑的增大會加大對葉輪制造的難度,綜合考慮,在保證葉輪進出口壓差大于或等于設計點壓差的情況下,本文對葉輪優化后的直徑保持 700mm不變。
6.3.2 葉輪葉片數
取葉輪葉片數分別為 12、18、24 及 30,設計葉輪模型,并預測葉輪性能曲線如圖6-10、圖 6-11、圖 6-12 所示。葉輪取不同的葉片數,葉輪進出口壓差與葉輪的效率對應不同的數值,觀察流量壓差曲線發現,葉片數從 12 片增加到 18 片壓差的增量比 18 片增加到 24 片增量大,而從 18 片增加到 24 片的壓差增量又比 24 片增加到 30 片的增量大。其效率曲線亦有類似的規律,且效率變化不大。
從制造難易程度考慮,增加葉片數將大大增加葉輪制造難度且會降低精度,雖然增加葉片數可以提高葉輪的效率,但是從圖 6-11 可看出,當葉片數從 24 片增加到 30 片式,效率只有微小的提高,當葉片數由 24 片減少為 18 片時,效率降低的也很微小,但在 18 片時葉輪所需的電功率在設計點附近,且為最低,如圖 6-12 所示。因此,綜合以上考慮,將原風機葉輪葉片數優化為 18 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