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流風機簡介
作者:石家莊風機 日期:2014-10-17 瀏覽:1062
按照工作原理分類,風機可以分為容積式風機和葉片式風機,葉片式風機又可以稱為透平式風機,該類風機具有跟隨軸一起回轉的轉子,而在轉子上又有用來對氣體做功的葉片在原動機的帶動下,葉片隨轉子回轉,同時將原動機所輸出的機械能傳遞給氣體,使氣體獲得能量。葉片式風機按照氣流在風機葉輪中的運動方向不同又可以分為軸流式通風機、離心式通風機、混流式通風機。在軸流式通風機的軸向剖面上,氣流在葉輪的流道中大致沿平行于通風機旋轉軸的方向流動。相對于離心式通風機而言,軸流式通風機具有流量大、體積小、壓頭低的特點。從風機的發展史上看,軸流通風機比離心通風機發展的相對較晚,其在19世紀末才開始應用于工業。之后,航空領域機翼理論的發展大大地推動了軸流通風機設計的發展,第一臺現代新型的軸流通風機于1935年安裝在斯坦德沃露?派礦圖為一典型的單級軸流通風機的結構示意圖[15】。一個完整的軸流通風機結構有:集流器、流線罩、前導流器(P)、葉輪(R)、后導流器(S)、機殼和散器。前導流器(P)、葉輪(R)和后導流器(S)組成軸流通風機的一個完整的級。但并不是所有風機的級都必須同時包括這三部分,在單級軸流通風機中主要的級型式有:單獨葉輪級(R)、葉輪+后導流器級(R+S級)、前導流器+葉輪級(P +R級)、前導流器+葉輪+后導流器級(P + R+ S級)。氣體沿軸向進入軸流風機,首先通過集流器和流線罩組成的流道,該光滑的漸縮形流道可以保證入口壓力損失很小;之后,氣體經過前導流器,前導流器的作用是使氣流在葉輪入口處產生負旋繞,改變氣流進入葉片的氣流角,從而改變葉輪的氣動性能;離開前導流器的氣流以一定沖擊角度流向葉片,葉片是通風機內向氣流傳遞能量的唯一部件;離開葉輪的氣流,一般具有一定的旋繞速度和旋繞動能,葉輪后面設置的后導流器就是為了分利用葉輪之后的這部分動能,經過后導流器時,氣流旋轉的部分動能會轉變為壓能,從而提高風機的靜壓和全壓。是否設置前導流器和后導流器需要綜合考慮設計和經濟性。在軸流風機級的出口,氣流的軸向速度比較大。為了充分利用這部分動能,可以在通風機的級后設置擴散器,使一部分動能在擴散器的流道中轉變為壓力能,進而提高通風機的靜壓和全壓,同時也減少了通風機級出口由于突然擴散而帶來的損失[15】。